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中医药 > 中药专业 > 中草药汇编 > 中药大典 > 根类 > 人参
编号:182189
中国人参如何提“身”价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3年2月28日 中国医药报 2013.02.28
     □ 闫利霞

    向韩国学习

    自我觉醒

    我国是人参生产大国,有数据显示,我国人参产量占世界人参市场的70%以上,我国有70%~80%的人参产量出口海外。然而,在总产值约500亿元的世界人参市场中,中国只占16亿元,还不到4%。在这些令人尴尬的数字背后,是更令人尴尬的事实:当前,人参在国际市场越来越受到重视,中国、日本、德国、奥地利、英国、法国等许多国家的药典,都收录了人参定性的内容;人参的医用、药用保健价值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。在人参逐渐发展成为国际市场一个重要外贸交易产品的背景下,中国人参却依然难改旧貌——“高生产量、高出口量、低产值”,甚至在有些地方,人参卖着萝卜价。

    中国人参如何提“身”价?

    向韩国学习
, 百拇医药
    吉林省是我国人参的主产区,人参产量占全国的80%。吉林省人参出口量是韩国人参出口量的20多倍,但出口创汇额却只有韩国的1/10。1公斤中国红参的价格为12~20美元,而1公斤韩国高丽红参的价格则为120~200美元!

    中国人参和韩国人参身价为何相差如此悬殊?韩国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?

    据了解,在人参种植方面,我国传统上是以个体农民为主,管理方式千差万别,同一块地里产出的人参质量往往有很大差异。在人参加工方面,工厂小而散,加工质量参差不齐。在韩国高丽参用整形盒装的时候,中国人参是在用麻袋装;等到我们学会用盒包装的时候,韩国人参已经发展为精深加工的小包装产品。一旦有大的国际客商大批量要货时,中国的销售商不得不从几个甚至几十个人参加工厂采购,质量难以保证。在人参销售方面,我们没有叫得响的品牌参,且市场覆盖面窄,缺乏国际竞争力。此外,种植栽培过程不规范,农药残留、重金属超标等也降低了中国人参的身价。有专家指出,吉林省在人参研究领域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,成果累累,但是科研和生产相脱节,科研与管理不衔接,致使科技难以转化成生产力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在韩国,从政府层面就极为重视这一产业。韩国政府不仅大力支持参农,提供资金、技术、产销等全方位一条龙服务,还制定了《人参产业修正案》,严格制定人参产品市场准入标准,以规范市场。同时,政府与企业密切合作,强化品牌宣传,提高人参深加工技术。

    在对待人参药食同源问题上,中韩两国也是态度迥异。在韩国,人参及其产品大量出现在超市及街头的自动售货机里,产品多达600余种,每年有80%多的人参是作为食品消费掉的。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韩国参农不断做强做大产业。而在我国,人参至今不能进入食品领域,这不仅限制了我国人参精深加工产品的研发和销售,也间接导致其他国家利用我国人参为原料制成加工产品,反过来销入我国市场的局面。这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思考。

    自我觉醒

    人参是关系国民健康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。要从人参生产大国走向人参产业强国,我们需要战略觉醒:
, 百拇医药
    首先,要建立和完善人参市场准入制度,并从产业准入、产业组织、产业结构、产业布局、产业促进、生态环境等方面,构建稳健、系统的产业政策体系。

    其次,从资金、技术、产销等方面全方位支持做强。据了解,“十二五”期间,我国将重点支持构建中药材生产技术支撑体系、中药材生产信息服务体系、中药材生产供应体系,同时加大对企业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的财政扶持。《医药工业“十二五”发展规划》指出,将设立专项基金,重点扶持中药基本药物、中药注射剂、创新中药和中药保健品所需70种最常用大宗药材规范化、规模化和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,大力发展30种常用稀缺濒危药材的家种家养,提高药材质量,保障生产供应。这些对提高人参身价都是利好。

    第三,集中优势研发力量联合作战,攻克高技术课题,研发精深加工产品,提高人参产品附加值,打造自有人参品牌,让中国人参卖出好身价。

    , 百拇医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