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中医药 > 中药专业 > 中草药汇编 > 中药大典 > 根类 > 常山
编号:222198
臭梧桐 Chouwutong
http://www.100md.com 浙江中医学院
     本品为常用中药。商品为马鞭草科植物海州常山的叶。

    

[历史]



    《图经本草》所载蜀漆(常山苗)名下,苏颂提及"海州出者,叶似楸叶,八月开花,红白色,子碧色,似山楝子而小。"《本草纲目拾遗》载有臭梧桐,又称臭牡丹,据引《百草镜》云:"其叶圆尖,不甚大,槎之气臭,叶上有红筋,夏开花,外有红苞成簇,色白五瓣,结实青圆如豆,十一月熟,蓝色,花叶皮俱入药。"按《图经本草》苏颂所指为马鞭草科植物海州常山。《本草纲目拾遗》所记载的臭梧桐既非海州常山,也非臭牡丹Clerodendron bungei Steud.,而为臭茉莉 Clerodendron fragrans Vent.。因海州常山聚伞花序疏散排列不呈头状,而为红苞成簇,其叶上无红筋。臭牡丹花为红色,粉红色,而非白色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

[原植物]



    海州常山 别名:八角梧桐(江苏、上海),追骨风(江苏),后庭花(江苏、福建),香楸(山东),泡火桐(四川),臭梧桐(通称)。

    Clerodendron trichotomum Thunb.--马鞭草科 Verbenaceae

, 百拇医药
    [点击上图放大]
落叶灌木或小乔木,高3m以上,皮孔纵向细小,棕褐色,多而明显,枝内髓部有淡黄色横隔。叶片广卵形、卵形、三角状卵形或卵状椭圆形,长7~15cm,宽6~13cm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或阔楔形,全缘或有波状齿,两面疏生短柔毛或近无毛,叶柄长2~8cm。聚伞花序排成伞房状,顶生或腋生。花萼紫红色,5裂,几达基部;花冠白色,稍带粉红色,冠筒细长,约2cm,顶端5裂,裂片狭椭圆形,长5~10mm,宽3~5mm。雄蕊4枚。花丝与花柱同伸出花冠外,花柱长不超过雄蕊,柱头2裂。果实为浆果状核果,直径6~8mm,包藏于增大的紫红色宿萼内,成熟时外果皮蓝紫色。花、果期6~11月。

    生于向阳山坡灌丛中,路旁或村边。

    分布于辽宁、河北、河南、山西、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省区。

    

[采制]


, 百拇医药
    6~7月开花前,采收为好,晒干。

    

[药材及产销]



    臭梧桐叶 Folium Clerodendrii 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等省均有栽培或野生,多销往南京、上海等地,其他各省市都有野生,多自产自销。

    

[化学成份]



    叶含海州常山甙(clerodendrin)、刺槐素-7-二葡萄糖醛酸甙(a-cacetin-7-di-β-glucuronide),在植物开花时含量降低。为含有内消旋肌醇(mesoinositol)、海州常山苦味素A(clerodendrin A)、海州常山苦味素B(clerodendrin B),5,6,7-三径基-4′-甲氧基黄酮-7-O-葡萄糖醛酸甙(Clerodendroside)及其它苦味质。

, 百拇医药
    [点击上图放大]


    海州常山甙 R=H

    刺槐素-7-二葡萄糖醛甙 R=CH3

    5,6,7-三径基-4′-甲氧基黄酮-7-O-葡萄糖醛酸

    海州常山苦味素A.....................海州常山苦味素B

    

[药材鉴别]


, 百拇医药
    [点击上图放大]


    性状鉴别


    [点击上图放大]
本品多皱缩、卷曲,展平后叶片呈广卵形或椭圆形,长约5~16cm,宽3~13cm,上表面绿黑色,下表面黄棕色,先端极尖,基部宽楔形或楔形,全缘或略有波状齿,两面均被茸毛,尤以叶脉处为多,叶柄长2~8cm,具纵沟,密被茸毛。枝类圆柱形或类方柱形,直径约3mm,黄绿色,有纵向细皱纹,并分布黄色细点状皮孔,密被锈色短柔毛,稍老则毛茸脱落。质硬而脆,折断面木部淡黄色,髓部白色。气清香,味苦而涩。以色绿者为佳。显微鉴别
, 百拇医药
    叶的表面观:叶的下表皮细胞呈深度波状弯曲,气孔不定式,被有稀疏的非腺毛和腺毛。非腺毛粗,径35~81μm,具2~12个细胞,长115~670μm,表面有纵向的角质层疣点。腺鳞表面观呈圆形或盘形,由6~10个细胞组成,直径为33~75μm;腺毛柄单细胞。


    [点击上图放大]


    臭叶梧桐叶的表面观(×200)
, 百拇医药
    1. 上表皮 2. 下表皮(具不定式气孔) 3. 腺鳞 4. 腺鳞着生在下表皮 5. 非腺毛

    叶的横切面:上表皮细胞切面呈类圆形或方形,下表皮细胞呈不规则扁圆形,具气孔,角质层明显。腺鳞切面呈扁球形,腺毛柄单细胞,也可见局部的非腺毛。栅栏细胞呈圆柱状,1~2列,约占叶肉的1/4~1/3,于邻近主脉处较短,海绵组织4~7层。

    主脉上表面略突起,下表面明显向下突出。主脉上表皮侧为厚角组织,背面具3列以上厚角组织。主脉维管束排列近圆圈状。维管束7~10数个。维管束为外韧型。主脉中央为薄壁细胞组织,细胞内偶含有草酸钙方晶,长10~15μm,宽约6~9μm。

, 百拇医药
    [点击上图放大]


    臭梧桐叶主脉横切面详图(×57)

    理化鉴别

    1. 取本品粉末,加甲醇,在水浴上回流2小时,放冷,滤过,滤液加活性炭脱色,得淡黄色滤液。取滤液2ml,加5%碳酸氢钠溶液,调节PH为9后,滴加Gibb′s试剂,振摇,产生蓝色反应。(检查酚基,对位或邻位)

    2. 薄层层析。样品制备:取生药粉末适量加乙醇,热回流半小时,提取液浓缩,再用乙醚10ml提取,浓缩备用。吸附剂:硅胶G(青岛海洋化工厂)制板。展开剂:氯仿-乙酸乙酯(9:1),展距10cm。显色剂:茴香醛试剂 新鲜配制茴香醛-甲醇-硫酸(5:80:15),喷雾后105℃烤10分钟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臭梧桐薄层层析图谱 1.臭梧桐叶

    

[性味及功效]



    味苦,微甘,性平。有祛风湿、止痛、降血压作用。用于风湿痹痛、高血压病。用量9~15g。

    

[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]



    1.降压作用:茎、叶煎剂对慢性肾形高血压狗,每日灌胃10g/kg,给药第二周降压作用开始显著,继续给药降压更多,降压作用缓慢而持久。以其提取物给麻醉犬和大鼠静注时,呈现二次降压作用:第一次降压作用强而短,给药后立即发生,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45分钟;第二次降压作用温和持久,多在给药后30~50分钟出现。肌注或经口给药时出现第二次降压作用。开花前的臭梧桐比开花后者降压作用强,长期保存后作用亦减弱。

    临床以臭梧桐叶为末,每日10~16g,分3~4次服。大多于服药5周内显示明显疗效,疗程越久,疗效越佳,同时头痛、头晕等症状改善,停药后1~2周内血压即回升。若用小量(每日2~4g)维持,则可不回升。又臭梧酮与地龙配伍,疗效较臭梧桐单用为高。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2. 镇静作用:臭梧桐有镇静作用,且能延长戊巴比妥钠的麻醉时间,但本身无催眠作用。与地龙合用,在对抗咖啡因引起的惊厥方面有协同作用。

    3. 镇痛作用:电刺激鼠尾法证明,臭梧桐有镇痛作用。

    4. 抗炎作用:臭梧酮、鬼针草和豨莶草分别单味应用时,对大鼠甲醛性和蛋清性脚肿都无抑制作用。但臭梧桐与鬼针草配伍(称"关节灵")或与豨莶草配伍(即"豨桐丸"),则有明显的抗炎作用。单味无效,而两药配伍时有效,看起来并非由于配伍时形成更有效的新物质,而是由于互相增强的结果。临床上以臭梧桐与豨莶草相配伍,称为豨桐丸,或与鬼针草配伍称为针桐丸,对风湿性关节炎有良好的疗效。

    5.毒性:臭梧桐煎剂10g/kg给犬灌胃3周,对肝脏、血液和心电图均无影响,但剂量为20g/kg灌胃时,即致呕吐。煎剂给小鼠腹腔注射时的LD50为20.6g/kg。, 百拇医药